-
回眸城陵磯港:從“洋人海關”到“人民港口”丨百年薪火傳 湘企紅...
一個晴空萬里的午后,站在湖南城陵磯老港碼頭,順著荊江、湘江匯入滾滾長江的三江口方向望去,你可以看到一幅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壯觀景象。城陵磯港現由湘水集團下屬的湖南省港務集團管理運營,作為湖南最大的港口,也是湖南唯一的國家一類水運口岸,人們...
詳 細 -
打破國際壟斷反向出口!看湖南化工人二十年的“背水之戰”丨百年薪...
“我與幾位知青從長沙湘雅路搭乘三輪車到小西門碼頭,乘‘湘陰班’客船經丁字灣來到望城碼頭,再隨著板車經過一段坑坑洼洼的砂石路,來到高塘嶺的農藥廠報到,一路花了3個小時。夏季,窗外‘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崩钫髑逦赜浀冒雮€世紀之...
詳 細 -
63年前,水府廟人徒手壘出三千公頃的“湘中明珠”丨百年薪火傳 ...
雖然已經過去了63年,但年逾八旬的盧運秀老人依然記得當年激情澎湃的場景——政府一聲令下,成千上萬的人群從各地趕來,工地上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口號震天。當然,她也忘不了曾經歷過的驚險一幕:工地上突然巨石滾落,她奮力撲向身邊的工友…… ...
詳 細 -
它叫紅一井,五十年前終結了湖南不產鹽的歷史 | 百年薪火傳 ...
湖南的第一口鹽井——紅一井,位于常德澧縣鹽井鎮。如今,山崗綠地中可見的只有一紅一綠兩個控制井口的閥門,和一段通往地下鹽井的管線,旁邊修葺一新的石板上印刻著紅一井的開采背景?!艾F在采鹽,通過這兩個閥門控制,一邊注入清水,一邊抽出鹵水,采鹽、...
詳 細 -
湖南超700人援建!印在非洲紙幣上的煤礦是這樣建起來的丨百年薪...
什么樣的建筑能被記錄在一國紙幣之上?各國標準不同,但至少要獲得整個國家國民的認可。在非洲國家坦桑尼亞發行過的紙幣中,就曾出現過由中國援建的一座煤礦,它承載著湖南國企擔當,湖南先后共選派了七百多名工程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前往援建及改造,這就是...
詳 細 -
從工廠“命門”被扼到躋身全國前列,衡鋼這一路如何“破局”?丨百...
從0到1有多難?對于一家企業而言,這一步幾乎扼住了“命門”。衡陽華菱鋼管有限公司從1958年創建之初的一個地方小工廠,發展到現在年產160萬噸以上鋼管,成功躋身鋼鐵“國家隊”前列,憑的是什么?
詳 細 -
湖南最高建筑曾是這座塔丨?百年薪火傳 湘企紅色路
湖南烈士公園坐落在長沙年嘉湖畔,這里有當年攻打長沙的紅軍渡。走過花壇,沿石階而上便到了紀念廣場。廣場上雪松對列,綠草如茵,廣場正中,烈士公園紀念碑屹立其間,高聳入云。
詳 細 -
它驚世一跨,跨出了“路橋湘軍”輝煌序曲!丨百年薪火傳 湘企紅色...
去過湖南壺瓶山旅游的人,肯定對跨越深澗峽谷的黃虎港大橋有著深刻印象。突破關山阻礙,一橋飛架東西,黃虎港大橋歷經六十年風雨雄踞于渫水的懸崖峭壁之上,至今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交通作用。
詳 細